作者:蘭萃楊晨)
  民政無小事,事事總關情。歷下區民政局從全區民生實際出發,把“民政為民”與群眾路線結合起來,把教育實踐活動植根於“民生歷下”的生動實踐之中,努力實現“民生政策更好、服務質量更優、工作標準更高、服務窗口更亮”的目標,推動活動取得看得見、摸得著、感受得到的成效。
  民生理念讓發展成果惠及群眾
  “把教育實踐活動與全力保障改善民生結合起來。”區委書記田慶盈指出,要著力在群眾關註的問題上狠下功夫。“看病難”、“看病貴”問題一直是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,因病致貧、因病返貧更是讓困難群眾雪上加霜。歷下區民政局把醫療救助工作作為全區民生工作的著力點和突破口,以改善民生為第一要務,牢牢把握民生是“首善”核心的要義,加大民生投入,提高社會福利,強化困難群眾救助幫扶,集中財力為群眾辦一批實事。
  2013年,歷下區委、區政府出台1號文件,在全省率先設立了3000萬元大病救助金,首次實現了低保家庭大病治療費除醫保之外全部由政府兜底,低保邊緣家庭只承擔除醫保之外的10%。2014年,在3000萬元困難家庭大病救助的基礎上,再增加2000萬元,形成總額5000萬元的專項醫療救助資金,用於困難群眾看病。同時把救助範圍由35個門規病種擴大到了所有病種、全部疾病。
  民生情懷帶著真情實感做工作
  “民政工作要以服務全區改革發展穩定為基礎,抓住重點,在探索創新中不斷發展。”田慶盈指出,全區居家養老工作要從老年人所需所盼入手,把居家養老服務做到老年人心坎里,使區委、區政府的惠民政策惠及廣大老齡群眾。
  民政工作體現民生溫度,歷下區把民生情懷和群眾路線融入到民政的具體工作中。2014年,歷下區委、區政府出台1號文件《歷下區居家養老服務實施辦法(試行)》,投入3000萬元,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,引入專業服務機構,對全區所有“三無”、低收入、失能、失獨、孤寡等養老困難老人,提供“一對一”、“一對二”、“一對多”生活照料、家政等免費服務,讓老人不出家門就能享受社會關愛。歷下區民政局積極作為,
  探索建立“區民政局、街道、社區、家政公司、服務員、社工加服務對象的‘6+1’服務模式”,並結合社區實際,在甸柳第一社區創新開展了“家和鄰樂”無縫隙居家養老服務,組織構建了以提供家政服務的“媽媽團”、生活料理的“鄰裡團”和人文關懷的“社工團”,三團緊密結合,隨叫隨到,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、情緒疏導、精神慰藉等多方面的服務,實現了服務時間和服務內容的無縫隙、全覆蓋。
  民生服務群眾滿意是不懈追求
  社工可以促進基層為民服務,對社區、對居委會工作都能帶來極大提升。近年來,歷下區民政局充分發揮職能優勢,把加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作為創新社會管理、促進和諧穩定的重要途徑。積極構建專業化社工隊伍,加強社區幹部專業培訓,繼續提高村居幹部待遇。全區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取得明顯成效,成為全省唯一被國家民政部命名的“全國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試點示範區”,並被評為“全國社會工作服務標準化建設示範區”。歷下區把區情實際和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分佈情況有機結合,不斷拓寬人才引進渠道。大力引進職業化、專業化社會工作人才,進一步加大“政府購買社工崗位”工作力度,2014年投入500萬元購買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服務項目,面向社會招聘60名社工,推進社會工作向各領域發展。目前,全區註冊義工達6萬餘人,成立法律咨詢、情緒疏導等專業服務團隊12支,社會工作人才隊伍不斷壯大。
  歷下區民政部門積極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,扎實做好雙擁模範城創建工作,完善雙擁優撫安置體系;不斷提升婚姻登記管理服務水平,投入40萬元落實好“婚姻登記免費”政策併成立了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工作室,計劃投入100萬元,改善婚姻登記場所……一項項政策、法規的出台,一個個項目、制度的落實,見證了歷下區民政局牢記民政為民使命意識、爭做“民生歷下”建設主力軍的不懈追求。 (本報記者 蘭萃 楊晨)  (原標題:把民生情懷融入群眾路線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v38ivvmu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